近日,電視劇《夢華錄》的熱播,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。精良的制作、亮眼的男女主、考究的臺詞,都給劇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但估計很多人還不知道,其實男主顧千帆的名字,是非常有深意的。
搞懂這個名字的出處以及它到底何意,你就知道編劇有多牛了!

《夢華錄》跟一般的網劇不太一樣,它并非根據網絡小說改編,而是改編自劇作家關漢卿的元雜劇《趙盼兒風月救風塵》。
我們都知道,關漢卿是我國最有名的元代戲曲作家之一,與白樸、馬致遠、鄭光祖并稱為“元曲四大家”,而且關漢卿還是“四大家”之首。我們所熟悉的《竇娥冤》、《單刀會》、《望江亭》都出自他之手。他的元雜劇往往主題深刻、形象活潑鮮明,非常有可讀性。
而《趙盼兒風月救風塵》,講的則是一個“女子救女子”的故事。

劇中的汴梁歌姬宋引章,輕信富家子弟周舍的甜言蜜語,不顧好姐妹相勸,非得嫁給他。結果,婚后卻受到了周舍的百般欺凌,萬般無奈中只能寫信給昔日好姐妹趙盼兒。而這趙盼兒雖為風塵女子,卻頗具俠氣和智慧。她使計從周舍手中騙得休書,成功地把宋引章給救了出來。
別看這樣的故事情節,頗為簡單。但在元代時期,卻有很深的社會意義和突破意識。關漢卿對女性的同情與理解,以及對她們內心美的詮釋,都是極為深刻的。

那么問題來了,在原著中基本沒有寫趙盼兒的感情線,就更別提有顧千帆這個人了。那么,改編成電視劇后,顧千帆這個名字又是從哪兒來的。據早前演員陳曉在一次采訪中所說,這個名字取出一首唐代的詞作,只要看懂了這首詞,大家就能明白編劇有多牛了:
《望江南》
梳洗罷,獨倚望江樓。過盡千帆皆不是,斜暉脈脈水悠悠。腸斷白蘋洲。
這首詞出自唐代花間派鼻祖溫庭筠。
溫庭筠精通音律,能寫詩、能作詞,其作品辭藻華麗、精致動人,對后來宋詞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。而這首《望江南》,則是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。

這首詞是典型的閨怨詞,講的是一個多情的思婦的一天。她清晨時分從夢中醒來,隨便梳洗打扮了一會兒后,便獨自倚靠在樓閣上,向遠往望著、盼著。她,在等待心上人的歸來。
一片片船帆,由遠及近,每一片船帆都能讓她燃起希望。然而,任時間由清晨到黃昏,她看過了千片帆影,也仍然沒有等到那個他。最后,她只能望著長滿野草的沙洲,暗自神傷。
編劇選用詞中“過盡千帆皆不是”一句,作為顧千帆名字的出處,共有3大高明之處:
一來,這句詞成名為唐代,在宋代可謂是相當有名氣。顧千帆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半士大夫、一半武官,這樣的名字符合宋人的取名特點,以及其自身的性格。

二來,從情詞里取這樣兩個字,其實也暗示了男主的癡情。男主與女主相識于水邊,在船上也共度過一段時光,與這首詞里出現的幾個意象多少有些關系。
三來,則是《望江南》這個詞牌。女主本來就生活在江南,身上有著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和柔美,但同時又具有癡情女子的倔強。顧千帆,望江南,盼趙盼兒,這個名字正合適。
總體上說,顧千帆這個名字確實是取對了。相信,隨著劇集的播出,越來越多的古典元素也會一一展現在大家面前。其實,近些看來,古裝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能讓網友在欣賞美景、美劇時,領略到古人的情懷。大家覺得溫庭筠這首《望江南》美嗎?歡迎討論。